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风采 >> 正文

知行合一新征程,笃行实干展风采丨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评审答辩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0-23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18

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

暑期社会实践

成果评审答辩结果公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新时代大学生上好社会实践“必修课”,10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评审答辩会在立德楼(1教)举行。本次成果答辩会分为三个会场进行,共有60个团队参与答辩,答辩分为团队展示和评审老师提问两个环节。

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1+5+2”模式,即1个校级重点支持项目类别5个一般申报项目主题类别,分别是“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强国”“传媒强音”2个专项申报项目类别,分别是“校友寻访”专项“穿越太行山”专项。活动鼓励学生在笃行实干中认识国情、走进社会,通过多种媒体平台传达中传声音,以实际行动点缀祖国的山河大地,以青年力量践行二十大精神。


畅叙实践故事,分享成长珍获

答辩通过主题演讲视频分享等多维度展示形式的有机结合,创新性地展现了同学们的丰盛收获。在答辩过程中,同学们或分享选题的灵感来源,或讲述实践调研的过程经历,或展示参与制作的特色文创,用有深度、有温度的调查报告或视频作品让观众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团队的实践历程,领略实践的丰硕成果。


师者建言启智,箴言点亮心灯

在提问环节中,评审老师们依据团队展示的核心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对实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给出宝贵建议,并依据项目主题、调研过程、内容深度及项目效果标准对团队实践成果进行评分。

作为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部门,校团委实践部积极筹备并参与了全流程工作,包括统筹安排活动流程、保障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协助各团队顺利完成实践成果展示等。同时充分运用传媒力量,做好宣传工作。截至10月13日,校团委共推出 “2024暑期实践” 主题报道39篇、团队推送34篇,收获18761次阅读量。后续,实践部将落实结项工作,全力确保2024年暑实项目圆满收官,助力每个参与的团队都能在活动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

工作组合影


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新征程,笃行实干展风采”为活动主题,致力于让学生们在社会大课堂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在实践中探究现实问题,用传媒力量服务社会,成为“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新时代传媒人。同学们踊跃地报名并参与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最终60个团队全部顺利通过方案评审并完成成果答辩。


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

评审答辩最终结果公示


校重点团队

1. “大手牵小手,光影筑梦行”研学影像营

2. 香茶橘语 白杨传音 实践小队

3. 非遗筑梦——乡村振兴背景下儿童美育实践探索

4. 中国传媒大学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韩庄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5. 小白杨支教队暑期支教

6. 中国传媒大学志联暖暖服务队暑期支教夏令营

7. “七秩风华展,赴沁草之约,铸前旗新梦”——中国传媒大学青马工程2024年劳动教育实践团

8. 闽韵新声——新媒体赋能闽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特等奖

1.“闽缘中传·寻迹海西”——中国传媒大学社会服务学生工作委员会福建校友寻访暑期专项实践活动

2.“普韵科右,前旗同声”——中国传媒大学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一等奖

1. “七秩传媒情,粤聚校友心”——中国传媒大学广东校友寻访

2. 以劳咏遗:青春白杨点燃非遗薪火,劳动教育赋能非遗传承

3. “智网治乡”:数智化平台驱动下的乡村网格化治理研究——基于应县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证考察

4. 同语同心共筑中国梦,以声传情焕发民族情——基于推普工作赋能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调研

5. 彩云之南,非遗寻韵:云南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二等奖

1. 乡韵红谷,打造山东庄镇特色文旅品牌

2. “传创·圆梦阿尔山”——阿尔山市新媒体产业发展调研

3. “疆绘未来”直播助农,智启乡村,聚力共绘振兴篇

4. 井冈情·青马行·党纪教育研学团

5. “沪上校友聚首记”——探寻校友沪缘定起点,传承白杨故事续终章

6. 笑颜映镜间,土门赋新篇——熊儿寨乡自然人文记忆


三等奖

1. AI赋能传媒,创意领航创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类院校双创组织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2. 黎风苗韵,青春共绣——三亚市黎锦与黎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与文化价值重构

3. 浙里寻杨:承中传精神薪火,传白杨团结之声

4. 北京西城区“京韵西城”京剧强区品牌建设计划

5. 寻宁波风韵,展文旅新颜——宁波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情况调研

6. 数字乡村背景下的农民自我身份认同情况调研

7. 中传志联“暖暖向前跑”乡村创新支教

8. 十八洞苗绣产业突破与现状研究

9. 探寻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优秀奖

1. 乡音筑梦合唱团—乡村振兴的自信音符

2. 数字游民与乡村社区的共生发展:以四川资阳国际数字游民基地为例

3.“离土”与“在地”:侨乡参与国际传播的文化逻辑——基于浙南地区12侨村的田野调查

4. 漆器藏银韵,蜀绣映峨眉——蜀地非遗文化中的她力量调研

5. 脊福天降——甘谷非遗脊兽传承创新计划

6. 追忆齐越精神,献礼校庆华诞——AI赋能共绘红色谱系地标云图

7. 白杨之声,南循苏闻

8. 桂里传声——广西校友寻访纪实

9. 纪实草原文脉,绘影非遗青年

10. 水碧山青——新时代不同类型城市水环境治理现状及策略调研

11. “心系家园·语润百川”中国传媒大学赴同江、抚远语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12. 走不出的循环——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对“二代留守儿童”困境的实地调研

13. 循循膳诱:探寻东方食补,话说中华文化

14. 中国传媒大学赴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

15. 让文物会说话: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智能传播与文旅融合实践创新研究

16. “古都新生”:互通HuTong——北京市胡同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17. 缘起广院


单项奖

优秀新闻单项奖

1. 黎风苗韵,青春共绣——三亚市黎锦与黎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型与文化价值重构

2. 中国传媒大学赴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韩庄镇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3. 同语同心共筑中国梦,以声传情焕发民族情——基于推普工作赋能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调研

优秀指导老师奖

魏嘉欣

指导项目:橘香茶韵,语通彭水——双语主播优势下重庆市彭水县特色油茶与柑橘的宣传推广与销路拓展探索

周围光

指导项目:“七秩风华展,赴沁草之约,铸前旗新梦”——中国传媒大学青马工程2024年劳动教育实践团


优秀组织奖

电视学院


给予基金支持

1. 推动数字化文化新场景高质量发展的地方路径——以苏锡扬为考察对象

2. 紫气盈府,薯光满园——全媒体赋能乡村农旅学三位一体新模式

3. 汲汉水流芳,绘生活新章——汉江沿岸文化生态融合规划

4.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优化应用——基于北京红色场馆的考察

注:为保障同学们参与暑期实践活动,认可同学们积极参与并顺利完成暑期实践,校团委给予未在方案评审和成果评审获得评级的团队支持资金400元。


各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请在公示期间反馈至校团委实践部工作邮箱(cucshijian@126.com)。为便于核实、反馈有关情况,请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和工作单位。校团委实践部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责任。

公示时间:2024年10月21日至10月25日


  七秩盛礼,收悉回音。中国传媒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收到了习总书记的回信。在新时代新征程下,中国传媒大学被寄予了厚望,而中传的小白杨们也勇担起这份责任,扎根祖国大地,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服务活动,在实践中汲取力量。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更应珍惜春光,不负国家和母校的培养,以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专业素养,积极传播正能量,真正成为“知行合一,笃行实干”的新时代传媒人。

  

文案 / 夏子舒

排版 / 李泽康 杨淋

摄影 / 翟子曰 李语雨 梁彦熙 杨景仪 顾雨彤 杨思源 万旭

责编 / 王欣逸 王茗冉 蔡依淼 蒋博雅

微博:@中国传媒大学校团委 | 微信:cuc_youth

-中国传媒大学校团委宣传与媒体运营部-